《五卷书》和现实的零度

韩梦云,《三镜亭》之《语言的故事》, 2021年,沙特阿拉伯迪里耶双年展 © 韩梦云


我最近在读Salman Rushdie 的《真理的语言》(Languages of Truth),里面挑选的几个《五卷书》(panchatantra)中关于乌鸦和猫头鹰之间战争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释怀。这些故事通常非常简洁,几句话就可以勾勒出充满暴力和张力的冷酷画面:“一只乌鸦假装自己是叛徒,决意加入到猫头鹰的阵营里去。结果当这只乌鸦得知猫头鹰的住所后,它在洞穴的出入口引燃树枝,猫头鹰全部窒息而亡。”


《五卷书》是古代印度著名的梵文寓言集,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后来被翻译到世界各地,产生了各种版本,例如阿拉伯文的《卡里来与笛木乃》(Kalila wa Dimna)。这些故事的阿拉伯手抄本启发了我近年来的绘画实践,它们借动物的形象来讲述人类社会的种种困境和险境,以及人的种种善恶。 但与伊索寓言不同的是,《五卷书》并不宣扬道德观念,很多故事的结尾是坏人赢了,好人下场惨淡,高尚的品德不一定给予你好的回报。我想了很久,突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这些故事只是向读者展示现实的“真如”,如照片呈现出来的事实那样残酷且直截了当--有些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不被任何个体的意志左右,并且这些悲剧也好,喜剧也罢,会不断地重复。我们人类就是在各种无法控制的情景下选择到底是做乌鸦还是那些猫头鹰,或者都不做,跳出悲剧的框架。《五卷书》类似于罗兰·巴特所说的作家性文本(writerly text),其简洁和“客观性”打开了阐释的多维渠道,引发读者积极参与联想和延伸文本的含义,最终读者在思考人类社会遍存的冲突中做出自己的选择